总数320人,本区校额到校50人,市统筹23人,普通班+特长生247人。
★加工力:以今年高考为例,年级平均分599(包括所有班型),第一实验班平均分660。
中考招生时,区前185名只有2人,现在最高分690,21人够北清强基线先后在五个学科全国奥赛中获得30余项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数在东城区位列第一。
我们的课程分层分类,鼓励流动,提倡自主。为学生特色化发展提供平台。选科允许自由选择,提供所有选择组合的教学。有相近爱好的孩子可以组成社团,招募志同道合的伙伴。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孩子都有相匹配的课程选择和培养方式。我们最多一学年有70多门校本选修课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潜能。
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走向高分有多种路径,最容易做的高压式管理和教学。很多学校宣传过学生每分钟都占得满满,高密度课程安排,盯梢式学生管理,无休无眠的作业……五中选择的不是这条路,因为我们在意成绩,我们更在意学生的健康,天性、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的学习品质。
我们做过追踪,发现五中毕业生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领域,卓有成就者甚多。这和学校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有关,也和学校传统优势、特色化培养有关。五中的科技教育已经有二十一年的基础,在北京市具有影响力:有7位学生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最高荣誉“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奖人数东城区第一。我校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的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培养基地校。这里是一片科技创新的沃土。
五中学科教研组力量强大,化学学科第一批入选北大博雅共育基地,是北清优质生源基地(有限录取)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学科是东城区名学科基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都有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基本出自北大、清华、人大和北师大。各组都有绝活儿,以数学组为例,被称为“高考梦之队”,有专门竞赛团队、强基团队、高考团队。有自己的校本复习资料。正在筹建的“丘成桐班”全国共18个,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研究中心的教授来授课。
主要指纵向学科贯通培养和横向跨学科教学,活课堂主要指课堂平等对话、教学相长面对真问题有生成有增长的生态特点。非常注重初高衔接,无论是4+2学制的领航班还是3+3学制实验班普通班新入学前两个月教学活动基本都围绕衔接。这两个月里所有学科教学都要有学法指导、教学进度会放慢,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全面适应。
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林忠平教授合作建立了“北京五中林忠平实验室” 、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建立了 “北京五中生物材料科学探索开放实验室”。
与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大、社科院、国博、故宫、人艺、英特尔公司等一流高校、高科技机构进行联动,建立共育基地,共同设计完成对学生的特色化培养,专家讲座成为常态,教授经常亲自指导。
2017—2023先后在五个学科全国奥赛中获得30余项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数在东城区位列第一。
我们开设了七十余门校本选修课程,以及全学科阅读课、通识性学习策略课、脑科学与认知心理学课等强基课程。今年进入北清强基线有二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