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锦江频频挂牌出售锦沧文华大酒店、银河宾馆、华亭宾馆、锦江饭店等酒店资产。有知情人士透露,虹桥宾馆、静安宾馆、上海宾馆等“老字号”酒店,亦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待价而沽的对象。“连续10个季度以来,上海酒店业的经营情况全部同比下降,这在全国独一无二。”作为国内酒店业第一块牌子的锦江,曾经风光无限,但现在,也许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3年12月26日,王娜(化名)正式失业。一周前,作为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前厅部的一员,王娜慎重地在“自由身”合同上签上名字:一次性获老东家10万元“遣散费”。她说没想到那么快酒店就被卖了,那么快自己就被遣散了。
就在2013年11月14日,锦沧文华大酒店正式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20亿元人民币挂牌出售100%股权后,锦江国际正在加速“瘦身”其核心酒店资产。12月30日,紧接着又公开挂牌转让锦江酒店旗下的四星级酒店上海银河宾馆99%股权和锦江饭店1%股权,挂牌价格为12.62亿元人民币。
对于锦江连连“卖家当”的举动,不少旁观者是错愕不已。但事实上,对锦江国际来说,整合麾下酒店资产、突出酒店管理“轻资产化”模式的步子,只嫌太慢。
据知情人士透露,频频抛售“老字号”的背后,或是锦江系的更大一盘棋。而接下来,除了经典老品牌酒店外,旗下其他“老字号”酒店都有可能待价而沽。
1990年,坐落在南京西路上的锦沧文华大酒店正式开门迎客。彼时,“梅泰恒”还未见踪影,30层楼高的酒店大楼略显落寞。作为锦江国际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锦沧文华荣耀地跻身为上海滩最早的7家五星级酒店之一。
但如今,尽管拥有总统套房、高级豪华套房和标准套房514套,所在地段也愈加“寸土寸金”,但与百步之遥的波特曼丽思卡尔顿,以及一公里开外的JW万豪等“洋”酒店相比,运营23年的锦沧文华已颇为老迈——
装备设施老化严重、硬件跟不上、酒店服务项目不达标等诸多问题明显,直接导致房间定价高不成低不就。近几年锦沧文华经营成绩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
此时选择出售以回笼资金,不失为锦江国际的明智之举。去年年底,大多数酒店员工都已经听说,酒店出售后将会被改造成写字楼,而接盘者可能是某地产大鳄。这与锦江酒店的“轻资产化”计划不谋而合:逐步减少持有酒店物业,转型为专业酒店管理公司。
于是在2013年9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时公布,锦江酒店以约9.01亿元人民币挂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华亭宾馆45%股权的转让信息。但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多月后,接盘的是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金对价9.01亿元人民币(约11.41亿港元)。
股权转让完成后,锦江酒店持有华亭宾馆的股份将由50%降至5%,而锦江国投对华亭宾馆的持股百分比则由50%增至95%。
为何拿华亭宾馆“开刀”,最终又内部消化?资深酒店业人士透露,华亭宾馆原本希望由外面公司出价接盘,但或许是因为其经营业绩不佳,而在公告期满时并没有吸引到合适的接盘者,最终只能由锦江自己接手。
公开数据显示,华亭宾馆净利润在2011年是621.247万元、2012年是152.226万元、2013年上半年为13万元、2013年截至8月31日亏损184.923万元,可以说是“小儿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华美酒店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赵焕焱分析认为,老酒店财务状况不乐观,加上酒店业过分扩张与同质竞争,使得锦江酒店频频甩手值钱的物业资产,凸显其“轻资产”转变的决心。
而相对于既做业主又做管理来讲,“轻资产化”明显更加“旱涝保收”,风险更小,且回笼后的资金可用于其他投资。因此,锦江系在接连售卖华亭宾馆和锦沧文华后,银河宾馆的前途早已注定。
相关信息显示,银河宾馆截至2013年11月30日的净资产为12.59亿元。但赵焕焱指出,“银河宾馆的条款就是继续由锦江系管理,看来只能自家人接盘了。”
“老字号与其长期自营,不如出售物业以回笼资金。”赵焕焱说,锦沧文华不属于锦江酒店,但其可将资金回笼到集团,今后再借机“输血”给锦江酒店。而华亭宾馆和银河宾馆这类资产,则可直接回笼资金给锦江酒店。
资料显示,锦江国际作为上海国资控股下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之一,主要将核心业务以四大上市公司平台运作,包括主打酒店业务的锦江酒店和锦江股份,主打客运的锦江投资,以及主打旅游业的锦旅B。其中,锦江酒店是锦江国际的酒店业务平台,同时也是锦江投资、锦江股份和锦旅B的大股东,“锦江系”形成“一拖三”格局。
对于锦江系的关系,赵焕焱曾比喻道:“锦江国际集团是祖父,血缘关系是(属于)上海国资委;锦江酒店是父亲,2006年在港上市,管理高端酒店;锦江股份是儿子,原名新亚,1996年在上海上市,管理经济型酒店;祖父其他家产还投入锦江投资 (A、B股)和锦江国旅(B股)”。
鉴于分工不同,锦江投资和锦旅B的业务相对独立,同为酒店业板块的锦江酒店和锦江股份天然有交集。
锦江酒店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期内营收约42.7亿元,同比略增2.8%;利润约4.31亿元,同比下滑2.8%;期内酒店入住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平均客房收入大多下滑,五星级酒店从2012年同期的每夜868元下滑到817元,四星级酒店则从532元下滑到494元。
但是,锦江酒店资产负债总值却有逐年上升趋势,财报显示,其2011年负债总值为64.12亿元,2013年该数字上升到71.09亿元。
针对原来锦江酒店和锦江股份中的星级酒店同质化竞争加剧,这几年,锦江系已经陆续进行资产重组和置换,为力求业务细分、分工明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8月,锦江酒店剥离锦江之星,与锦江股份中的星级酒店等资产互换。
经过梳理后,形成锦江酒店以星级酒店为主、锦江股份以经济型酒店为主的格局,并成立锦江都城进行公司化管理。目前,锦江酒店和集团下属的三星级左右定位的新城饭店、新亚大酒店、南华亭酒店、金沙江大酒店等,已经以委托管理等形式交由锦江股份管理。
就在锦沧文华挂牌当日,洲际酒店与度假村有限公司宣布,与中信泰富合作的中信泰富朱家角锦江酒店开业。
作为锦江国际与美国德尔的合资公司,洲际在华一直以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的模式,与诸多国际酒店品牌及中方业主合作输出管理。数年前,洲际再与锦江国际合资在华成立州逸,并以第三方管理的形式在华管理上海东锦江希尔顿逸林酒店、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等。
“目前,外资酒店品牌在华模式一般是中方业主,外方输出品牌和管理,中方支付外方品牌费和管理费。但在海外,一般是业主方、品牌方和管理方的三方格局。比如一家酒店挂牌万豪,其实是由洲际输出的管理,万豪获得品牌费,洲际获得管理费。”
州逸副总裁夏民说,“未来州逸将更多发展除锦江系之外的其他酒店管理项目。若其只需管理,则我们仅输出管理,对方可以挂自己需要的品牌。若需要品牌,我们可以挂牌锦江。”这种灵活方式或将给州逸带来发展潜力,也有利于锦江国际的品牌输出和管理。
“锦江国际接连对酒店业务的出售,都是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一部分。”锦江国际内部人士对此并不否认。
早在2008年8月21日,上海圈定国资改革重点;2008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锦江国际集团便将整体上市作为战略目标。
根据《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表述,在市场化重组思路上,“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锦江国际、光明、上药等产业集团做大做强,成为有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的大企业集团”。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一系列的动作,的确都符合国资国企改革目标:锦江酒店在回笼资金的同时,对资产结构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同时,也符合集团的战略规划和股东整体利益,提升集团的资产流动性和财务状况,完善集团的资产布局。
知情人士认为,如果锦江国际整体上市,基本有两种做法:要么合并所有资产统一打造上市平台,要么利用现有平台。
“从目前来看,更像把锦江酒店作为锦江系整体上市的平台。”这位人士说,因为如果仅为了实现整体上市,而将几个不同的主业放在同一个上市公司里,对投资者来说不够专业。如果锦江投资和锦江国旅的资产注入锦江酒店,那么锦江酒店资产将非常复杂,反而会降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锦江国际持有股权但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包括:锦江国投持有90%股权和100%股权的东锦江、上海太平洋大饭店、花园酒店等。
就在日前,锦江酒店披露,现阶段暂不行使锦江国际授予其关于除外酒店业务和新联谊业务的相关权利,项目包括东锦江、锦沧文华、上海太平洋、花园饭店、晋元大酒店及胶州度假旅馆和新联谊。业内人士认为,迫于酒店经营压力,锦江酒店也暂不会将上述酒店资产注入港股上市公司。
有知情人士预计,按“锦江系”的设想,接下来除了和平饭店、锦江饭店等经典酒店之外,其他如虹桥宾馆、静安宾馆、上海宾馆等“老字号”酒店,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待价而沽的对象。
“上海酒店的老总们日子很不好过。”赵焕焱说,“我做了跟踪统计,连续10个季度下来,上海酒店业的经营情况,全部同比下降,在全国独一无二。”
在散客时代里,曾经无限风光的高星级酒店危机四伏。一线城市的酒店业,如今正在为前些年的跑马圈地品尝苦果。锦江的动作,也许还应该再快一些。火狐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