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这天,在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里,人声鼎沸——这边的大宋坊,“武大郎”与“潘金莲”正热情地卖着炊饼,“包大人”坐在明镜高悬的大堂里审着“案犯”;那边的大御街上,杂耍艺人正在街头卖艺;城门口,“捕快”拿着缉捕令一个个盘查出入人员;“梁山”脚下,孙二娘家的包子铺门口,“李逵”耍着大刀要过路费……这一组组带着浓郁历史场景感的街头秀,不仅逗得游客们哈哈大笑,更让他们感觉瞬间穿越回了北宋。五一期间,来自江苏的小吴和他女朋友在景区在横店逛了两天,这种“步步是景”“处处是戏”的游览体验给他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众所周知,横店影视城从1996年为拍摄《战争》而建造广州街外景基地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中国拍摄影视剧最多的影视拍摄基地,并于2004年批准被国内首家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截止到2016年底,在横店拍摄的影视剧组累计已达到1800多个,拍摄剧集超过42000部(集),入区企业总数达1106个。影视产业的繁荣催生并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从1996年的零人次,到2016年的1577万人次,20年时间横店影视城增加了1500多万人次的游客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年来,横店影视城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产品、营销、管理和服务创新,尤其是在探索影视与旅游的相融合发展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因起兴于影视拍摄基地,最初的横店旅游仅限于“看看大房子、感受大气势”,游玩内容单一,更别说体验了。为此,从2001年起,横店影视城开发了第一个演艺表演秀《英雄比剑》,这个脱胎于电影《英雄》的影视真人表演秀开启了横店影视城从影视剧中挖元素找灵感的演艺秀开发之旅。此后,《梦幻太极》、《暴雨山洪》、《大话飞鸿》、《怒海争风》、《汴梁一梦》、《龙帝惊临》等20多台演艺节目相继推出,横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演艺之都”,横店影视城进入光色交融的旅游新阶段。
2015年开始,横店影视城再次对演艺秀进行了创新,在各大景区推出了新的演艺形式——街头秀。这种可流动的、演员与游客可即时互动的、短平快的演艺形式,推出后深受游客好评,不仅十分贴合景区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特色,而且很容易激发游客的带入感与参与感,成为了横店演艺秀的另一张名片。
横店影视城最大的核心要素是“影视”,除了剧组、明星之外,横店影视城将“影视”元素充分利用:从《武林外传》中的七侠镇,到《花千骨》中的绝情殿,到《琅琊榜》、《锦绣未央》等热门影视剧的场景,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与改造,让游客可以深入体验;吊威亚、绿幕抠像、MV拍摄、微电影拍摄等等体验,可以让游客感受影视拍摄,当一回“演员”;道具库、摄影棚、片场探班等产品满足了游客对影视制作环节的探秘需求;另外,还有横店影视节、横店春节大庙会、皇宫音乐节、泼水狂欢节、嬉雪节、美食节、踏青节、明星篮球赛、儿童奥斯卡等大量影视旅游活动的举办,更凸显了横店影视城休闲化、娱乐化、体验化的品牌观感。
在影视旅游的基础上,横店影视城还大力拓展休闲度假游,目前一大批新的旅游休闲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梦外滩主题公园”、“花木山庄温泉度假区”、“广州街·香港街向生活化景区转型”、主题商业、主题酒店等的完成推出,将会使横店“影视名城、休闲小镇”氛围更加浓厚,让游客住下来、慢下来,充分享受影视小镇的休闲时光。
进入“后门票时代“后,传统旅游产业必须升级转型才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此,近几年来横店影视城不断探索“横店影视城+”的多元化发展,在“旅游+体育、旅游+文创、旅游+会展、旅游+研学、旅游+博物馆”等新业态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横店国际马拉松、全球华人篮球赛、全国男篮俱乐部比赛、全国气排球联赛等一个个赛事活动落户横店,“横店体育小镇”已初显风姿;2016年初中国电影放映机博物馆建成开放,今年还将有两个专题博物馆推出,横店泛博物馆群建设进入大面积实施阶段;独具横店特色的研学产品在各大市场受到广泛好评,千人研学团应接不暇;丰富的会务资源助“横店会务”短短几年内在华东迅速打响了知名度;以“横店有礼”为主品牌的文创产品开始对外进行品牌输出……众多新业态的发展,让横店影视城的未来有了更多空间与发展的可能。
不久的未来,随着横店通用机场、杭温高铁、金义东轻轨的完成,横店将进入高铁时代,届时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又一次的腾飞。火狐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