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对外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问世。同时,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两项合作均将联合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新增车型将补充现有产品组合。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小鹏汽车美股大幅上涨,盘中一度涨超40%。截至收盘,小鹏汽车报19.455美元/股,涨26.66%。7月27日,小鹏汽车港股开盘也迎来大涨,截至发稿,报79.700港元/股,涨31.74%。
不管是大众还是奥迪品牌,新能源转型都遇到了困难。大众汽车集团披露的半年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6月,大众汽车全球交付437.22万辆,同比增长12.8%。值得注意的是,其在中国市场交付共计145.19万辆,同比下跌1.2%,成为唯一负增长的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交付量仅为8.97万辆,远远落后于国内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
“大众一开始走油改电的路线,新能源车销量很低。后来推出了新能源平台,由于起步比较晚,和国内的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拉开了差距。如果继续独立研发,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汽车行业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鹏汽车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正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近年来,小鹏汽车致力于打造技术标签,是国内较早应用城市智能驾驶辅助企业的车企之一。今年初,小鹏汽车发布扶摇架构,该架构下车型将标配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采用了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具备高速和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在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在国内车企中具备领先优势。
对于小鹏而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张翔认为,小鹏目前欠缺资金,大众的入股可以为它带来可观的现金流,火狐电竞同时为小鹏进行背书,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落地。“同时,双方的合作可以为大众输入新鲜的血液,改变消费者对其智能网联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这次合作,对双方来说,是双赢。”
实际上,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改变用市场换技术的被动局面,近年来持续对外输出技术。2022年,丰田和比亚迪合作,采用比亚迪三电系统的两款车型已经上市;今年7月,雷诺也和吉利汽车在内燃机、车型平台等方面深度合作,雷诺计划在韩国推出基于吉利CMA平台的产品。
“国际车企如果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将会和新能源技术领先的中国车企进行合作,现在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张翔认为。